2021年4月17-18日,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第八次课程交流和教师培训活动在上海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和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联合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协办。活动围绕“飞行控制”课程展开交流,来自38所高校的101名课程负责人、一线教师和15位教指委委员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参会嘉宾、代表合影)
(课程交流活动现场)
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指委委员胡士强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蔡国飙、副主任委员刘莉分别致辞。
(会议主持人:胡士强、孙刚)
吴静怡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人才培养的传统和理念,感谢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给予上海交通大学的信任,希望通过承办这次交流活动,为全国各地航空航天专业的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们提供更为广泛的交流机会。同时表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上海交通大学会坚定地肩负起高等学校的职责,与全国各高校协同共进、优势互补,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懈奋斗。
(嘉宾致辞:吴静怡)
刘莉首先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活动召集人、课程召集人、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所有参会老师表示感谢。接着刘莉介绍了开展本项工作的初衷以及做法,希望大家把握难得的机会展开充分交流。为适应航空航天类专业发展,教指委今后还将针对不同课程举办交流和培训活动,邀请来自一线的授课教师交流研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等具体工作。
(嘉宾致辞:刘莉)
蔡国飙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举办的意义,表示我们国家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中,科技强国是重中之重,空天强国,人才培养是根本,要将全面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嘉宾致辞:蔡国飙)
随后的教学经验分享报告,由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主任、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孙刚教授主持,来自企业和高校的7名主讲教师分别就各自对“飞行控制”课程内容、教学理念的探索和实践,对教材建设及对课程建设的思考等方面的经验做了深入分享。
(主讲人:章晓春、张曙光、艾剑良、刘艳、张绍杰、刘树光、陆蓓)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飞控系统部章晓春部长从行业特点出发,深入介绍了飞机的系统构成和设计理念,回顾了中国大飞机人的成长之路,提出理论教学和工作实践齐头并进,将课程送进校园的构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曙光教授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建立系统性的飞行控制知识群和实验辅助教学的方法,介绍了在航空发展的新需求下,对飞行控制课程的教学认识和实践。
复旦大学艾剑良教授从课程难点、重点等方面,深入介绍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和一线飞行员展开系统沟通等方式,进一步探索改善现有教学方法的途径。
西北工业大学的刘艳教授采用“基于知识点、结合实例/时事”的模式,开展生动、有亲和力的课程思政,有效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与效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绍杰教授分享了南航不断完善教学梯队结构,更新出版教材,建设教学案例库、专家专题讲座库等资源库,研制多类型教学软硬件相结合教学资源,培养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的宝贵经验。
空军工程大学刘树光教授介绍了在课程建设中,对重构实验教学新生态、项目培育和建设,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探讨和实践,分享了在飞行控制课程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陆蓓教授指出基于工程认证理念,飞行控制课程建设应该着眼于与实际世界的联系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具体方法能力,为课程建设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主讲人分享结束后,与会代表乘车前往中国商飞参观。在民用飞机模拟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内,与会代表在悬挂有五星红旗和“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标语下,听取了工作人员对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支线飞机的研发历程、设计理念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并走进C919样机驾驶室、客舱进行体验。
(参观现场)
随后,全体参会代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分为五个小组,就课程建设最新成果、改进方向等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嘉宾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交流,更加明确了飞行控制课程建设方向和重点,收获了不同院校课程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以及对“空天强国,空天报国”的理想信念。
(分组讨论现场)
18日,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交流和教师培训板块工作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主任委员蔡国飙等13位教指委委员参加。副主任委员刘莉汇报了后续相关工作的思路和想法,与会委员就下一阶段工作的布局、分工和具体事项展开充分讨论。研讨会后,各位委员前往复旦大学飞行控制与仿真实验室参观指导。
此次课程交流和教师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多所院校航空航天类专业“飞行控制”课程的一线教师建立起了深入交流和有效沟通的平台,也为后续各高校间的学科发展、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教材编写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